23 十月 2014

PT3考试特辑(2)——原罪




今天,破天荒地,这是首篇用来批判我国教育制度的文章。如果你有兴趣认识当事人眼中的校本评估还有中三评估制(PT3)的话,就赏个脸看看吧!

是的,我最近考完了PT3,也就是传说中与校本评估同一系列的坑爹教育配套,出自咱们亲爱的慕大叔之手,可谓是惊世骇俗之作。

不要太感谢我!承让承让。

在这次的考试当中,大致上我对自己的表现都觉得还可以,不算太差,但也没有很信心。除了科学试卷的题目有点坑爹以外,其他试卷基本上都属于中上,不会太难。只不过,正如之前教育部所说的,咱们的试卷题目多偏向于高思维题,正是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中学生在去年的PISA和TIMSS的测试当中,65个国家里面,我们仅仅排在了52名,还落后了缅甸和越南(如果没有记错这两个国家的话)。政府之所以会如此在意,恐怕也是为了面子吧?我们的经济,无论怎么说,都优越于这两个国家(撇除贪污横行、黑金外流),但是却在教育这条路上开倒车,几乎让这些管理层崩溃。当然,一切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TOO   BAD!!!

开始进入重点了。照理说,这种高思维的题目,以宏观而言,对我们的国家未来的教育方向以及愿景,几乎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当初校本评估出现的时候,差不多几个月之后,社会上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对声浪,就连教师也几乎搞起了大革命,纷纷以公务员的身份跳出来大声反对他们的雇主。

而这个时候,也有学生开始站出来反对了。他们怨声载道,认为说评估方式太难,太麻烦,根本就不应该实行,这样只是误了他们的前程。其实简单说一句,他们只是嫌弃题目不会做而已,根本与社会上的声浪截然不同。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同学。呃……其实我们关系也不太好。她这个人基本上脾气相当不好,说话也很毒舌,但是最令人反感的是,她自命清高,以为自己基本上很有资格去批评任何她觉得不对的东西。同时,她也认为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甚至,她根本就看不起一些被他批评的事物。

那时我听见她与她母亲之间的谈话。(刚考完PT3的时候)

“轻松了咯!考六科,四天就好了。”她妈。
“反而考更多,还要考什么心理测验和职业选项。没有脑的政府!”
“可是都没有考历史和地理料嘛~”
“结果我们还做麻烦到要死的project,没有脑的啦!”

这个应该帮得上忙……

我当时心里就一边吐嘈,这个家伙满嘴都是批评这个教育制度的不好,但是提出的原因却过于小孩子气,仅仅因为考更多,更繁琐,就判定这个教育制度不好,这是她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没有从其他方面去思考。不怪她。她本来就是这么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多方面思考。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来好好探讨这个教育制度本身的好处和坏处吧!看看到底我为什么身为跟她同龄的同学,但是却如此鄙视她的看法。

首先反驳她的看法。她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个教育,但是却没有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评定这个教育的优劣。当然,这是人之常情,毕竟她就是那么糟糕也没很认真去思考过这个制度。

从宏观而言,老实说,这个教育制度是非常值得嘉奖的一项制度。根据政府的说法,校本评估本身是参考教育大国——芬兰的教育制度而研究出来的产物,目的就是栽培德智体群美的学生,而且是身体力行,并非如之前的填鸭应试制度。理所当然,作为配套之一的,就是确保学生在身心上都达到平衡健全的发展。

但是,各位可能有所不知的是,这项教育制度当初实行的时候,是完全废除考试的制度,改为随堂评估的方式,教师每完成一堂课,就会随之进行测验,总共分为六个等级(Band1-Band6),每一项评估中的试卷将会随着等级而增加其难度。到了第六级,也就是最高的一级,学生往往被要求要进行课堂呈现、戏剧表演、学术性文章,甚至是义卖会等等,总之就是很难达到的一个等级,几乎的共同于刁难学生。我还记得中一的时候,第六级是要我们发明一个数学算式嘞!不过,由于难度随之增加,因此达到要求的学生,几乎都是万中选一的精英。当然,究竟执行起来如何,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另外,教师被要求要时时刻刻评估学生的表现,主要就是确保学生在身心上平衡发展。(很贴心对吧?)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好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刚刚被推行的时候,一切总是那么美好,毕竟只是所谓的愿景。

这个赞哦!

但是,用来取代应试制度和初中评估考试(PMR)的校本评估,后来经过修改,又出现了所谓的考试,也就是今天的中三评估制。我们暂时搁着所谓的执行力和政府朝令夕改,在执行上的偏差,只看这个考试制度本身的初衷和效果。正如我所说的,这个考试制度是为了提升中学生在思维上的进步,也是为了减少“背多分”的考试机器,并且真正训练学生成为具有独自思考能力,并且把知识变成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而这个考试制度,事实上就是取代了初中评估考试,可以说是进阶版的政府统一考试,同样是用来为进入高年级时的学生,分配成文理两科不同的源流。

配合这整个教育制度的配套,政府也举行另一项测验,也就是心里评估和职业选项。主要是为了检测我们的心理素质如何,性格如何然后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借此,政府也比较容易分配文理两科,但是我有点担心以此为借口把部分成绩好+对数理有兴趣的学生,放入文科。希望这一切不会发生。不过基本上来说,这也算是相当不错的测试,至少让学生知道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同时也让父母及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比较了解,比较得心应手。

而在我们中三结束的同时,我们将领取四张成绩单……或者是奖状。没记错的话,是咱们中三评估制的成绩、校本评估中达到的等级、课外活动与运动还有我们的心里测验与职业选项。总的来说,撇除其他执行上的问题,这个照理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制度,除了大班制的问题。

这些就是大部分中学生所没有考虑到的,校本评估背后的好处。现在,是时候想想为什么我会反对,还有为什么其他社会人士会反对了。

首先据我所知,当年教育局从到芬兰考察到研究,就花了五年的时间;再进行实验,就花了三年,总共五年。但是在这五年里面(除非我所知是错误的),教育局却连最基本的评估标准都没有做出来,几乎让老师疯狂,父母抓狂,学生撞墙。在没有任何评估标准的情况下,许多老师都不得不依据自己的经验和主观的专业判断来给予学生应得的等级。正因为如此,父母开始担心老师因公徇私。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审核一个学生应得到什么等级的校本评估里,一个科目的纸面作业就多打了上百份,有些甚至超越200份。我们暂时不论学生必须被给予三次的尝试机会,只谈一次机会就好了。试想想,在这之前,我国实行初中评估考试(PMR)的时候,不少科目的老师都没有办法在考试来来临前详细地把课程教完,最终只能选择跳跃式的重点教学,不少原本被记录在课程纲要里面的实验都无法让学生进行,甚至是三语教科书里面的一些课堂活动也没办法进行。这还没关系,毕竟当时使用的是应试制度,无可避免就是如此。

但是,在实行了校本评估之后,所有课程纲要里面的实验、课堂活动都必须要进行,因为这些都被涵盖在校本评估的纸面评估里。但是还远远不够,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这些纸面作业必须在学校完成,也就是利用老师上课的时间来进行。之前没有这些繁琐的纸面作业+跳跃式赶课程都没有办法好好教完所有的课程了,现在有了这些纸面作业,还要进行每一项实验、活动,还要给学生三次的机会尝试达到等级,根本就没有可能在限定的时间里面完成。

因此出现了以下的情况。

2.1:教师剥削学生应有的三次尝试机会,一次定生死。
2.2:教师剥削让后进班学生尝试更高等级的尝试机会,永远没有得到第六级的机会。
2.3:教师直接把答案当笔记给学生,让他们快速完成一些比较低等级的纸面作业。
2.4:教师自行删减纸面作业的数量,或更改里面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评估。
还有很多很多……

以上种种的问题,看起来似乎是老师的问题,但是老师却是最可怜的中间人(撇除一部分面目可憎,可以刁难的老师的话)。他们必须遵守校方以及教育局的指示,让学生进行评估,但是又要在限定的时间里面把课程教完,有时甚至还要被校方职责为什么在自己的看管底下,竟然有N位学生没有完成某个等级。进退两难,学生却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我是其中一啦!T^T)

第三,文书工作繁琐,网络问题让教师集体失眠。在过去的报章上,都有出现过因为网络十分缓慢,导致教师必须三更半夜起来输入学生的成绩,间接影响了教师的生活。但是,这仅仅只是轻描淡写的网络问题,整个输入的方式才是真正的麻烦。在每一个等级、每一课当中,纸面作业绝对不止是一份,而是很多份。当然,如果只是如此,就不会称为繁琐了。教师要做的是——把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个纸面作业的成绩(达标与否)记录下来,然后再上网,逐个逐个输入。校本评估的理想班级人数是20人,但是在我国,根据全国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的表示,平均一班35人,有些城市里的学校,甚至多达40至50人。一个老师假如教一个科目,需要教导三个班级,每一班都有30几人,纸面作业多达上百份……

老师,你真伟大!

终于有人理解我的痛苦了!!!(都教授也是老师吧~)

第四,教育部朝令夕改,师生的适应永远赶不上慕大叔说话的速度。事情是这样的。当年我们开始实行,但是反对应试制度的声浪却此起彼落,直到令教育部开始动摇,然后又再拿我们开刀。我记得,在我中二那年,也就是去年,当时接近年尾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从学校、补习老师打听到,政府打算恢复应试考试制度,但是如何进行则至今还没有定案。后来,老师受到一些说法语教育局的指示,在该年的年终考试中,利用了政府所告诉他们的考试制度出题。当时,历史还有地理仍然被列为必考科。

但是,到了今年年头之后,我们所知的,也已经逐渐习惯的格式却又再次遭遇变化。这次,政府的说辞就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前后矛盾,甚至是百花齐放。从年头开始给老师的模糊说法,到后来的变化莫测,都让校方和学生一个头两个大。甚至,当时还一度传出之前PMR中没有被列为必考科的科目也纷纷必须应考(比方说体健、美术、音乐、道德、公民)。教育局的说辞搞得所有人人心惶惶,就连我们的考试格式也变化莫测,往往让我们在不断地变换当中,随着也是有点懵的老师,努力适应着考试格式。如果没记错,当时教育局一度搁置校本评估这个制度,并且开始全面研讨,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但是两个月之后,一直拖到了六约中旬,所有的考试模式才开始有了定案。

当时,我们只剩下最多4四个月的时间准备与适应。

于是,中三评估制就出来了。

假如说,这个考试制度本身与初中评估考试(PMR)的格式差不多,我其实不太需要太多的时间去适应。但是,很可惜的是,咱们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填鸭式,导致学生都缺乏了思考能力,或者说“更高层的思考能力”。这次的考题,则是大部分都是高思维技能,完全无选择题,倾向于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的格式。长远来说,这真是个福音!

但在四个月里,这对我们简直是惩罚!



第五,历史地理评估方式不明智,备受质疑。当时政府一宣布确定了考试模式之后,就很多人开始质疑为什么历史(Sejarah)和地理(Geografi)没有被列在笔试考试的必考科里面,而是以完成作业的方式(PROJECT)来替代笔试。

(是这么一回事的。这两个科目,根据我今年的切身经历,因为不知道明年是否还会再换,两个科目都分别以不同的主题进行考察和研究,然后完成一份类似报告的project。印象中,历史的是《种族之间的团结(Perpaduan Antara Kaum)》;地理则是《我住家附近的环境污染(Pencemaran di Sekeliling Kawasan Tempatan Saya)》。历史基本上没那么麻烦,只需要找好资料,把报告或者文章写出来就可以了;倒是地理,竟然要我们拍照为证,还要记录数据,甚至作问卷给附近的居民填写,又或者访问当地的居民。两者倒是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得到的资料媒介都必须由至少三个组成,也就是说,除了网络,我们还得找其他的媒介。然后,这一切的一切,都必须在两个星期,六节课,三个小时里完成。当然资料可以在家准备好,但是呈上去的作业则必须在学校以手写完成。)

同样的,从长远来说,让学生进行类似的作业是一件好事,但是要用这个作业来决定学生三年来所学习的知识是否被吸收,或者换句话说,用来决定学生要进入什么源流的话,是真的过于草率。以下有几项质疑:

5.1如此冗长,而且需要非常详细的作业,要如何短短三个小时、以手写完成?
5.2为什么要定下如此为难考生的时限?
5.3这两份作业要如何用来评定学生对这两个科目的真正理解?
5.4地区上的差异,要如何确保对所有考生都公平?
5.5倘若某个地区没有环境污染怎么办?制造污染吗?
5.6要考生从不同的源流获得资料的目的在于?

六个问题,是我想太多了吗?



大致上看来,这些就是我反对校本评估还有这个中三评估制的原因。不是本质上,而是在执行上。当然,有些执行上的问题,也大大影响了这个制度的本意还有原效,甚至引起了反效果。如果各位有留意的话,当初实行校本评估也是要学生多思考,一实行就是三年,但是去年在PISA、TIMSS里面,我们不进反退,是为什么?

从本质上而言,这是很好的制度,但是实行上,却有待改进。不,是很多需要改进。因为执行上的问题而影响了政策本质上的好处,并不只是在这项教育制度显现而已,而是几乎在所有的政策当中都隐约有这腐败的影子。

为什么我们会是第一批白老鼠?那是对我们的惩罚吗?我们犯了什么错?中三考生的原罪。

为什么拿人民开刀?那是对人民的剥削吗?人民犯了什么错?

唉,那都是我们的原罪。


16 十月 2014

PT3考试特辑——因为懒惰,所以勤劳

依照我几乎每个礼拜都会更新部落格的习性,最近在更新方面的速度变慢了不少,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正在应付那该死的中三评估制(PT3)。既然说到了考试,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我应付考试的情况吧!(这个开场白也未免太烂了!)

我这个人,很懒惰,但是偏偏很少人相信。我也很讨厌读书,尤其是考试之前要复习,这种活,我真的很讨厌。所以我也很少认真地完成。然,还是很少人相信我。
因为我的成绩总是不错。

所谓的不错,很多时候也不仅仅只有不错,而是非常不错。不错到什么程度?我曾经试过考试两个礼拜,周末还要准备辩论赛,老是去集训筹备。打完首两场之后第二天回到昔加末就要应付考试。很疯狂对吧?我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准备考试,即使有,我也不会很专心地在应付我的考试,脑子里挥之不去的都是辩论赛的架构、攻防、逻辑、技巧。往往面对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心思却早就飞到了辩场上。

那次考试,我得了全级第一。


靠!我几乎不敢相信吖!而且第二名竟然就是跟我同年同班的辩论队队友!!!这根本就是太励志了吧!不,简直是匪夷所思。没错,我没有唬烂你,这绝对不是证明“辩论不会造成学业退步”的推广辩论文章,而是货真价实的真实经历。当时民间几乎传出了“一定是他们进军全国赛了,所以老师都偏帮他们让他们考试成绩那么好啦!”但是我可以肯定,绝对没有。但是到底为什么我们的成绩竟然如斯可怕,我至今都没有办法弄个明白。如果说因为我们老早就知道要筹备比赛而在很久以前就很拼命念书的话,用在我那队友(其实就是河童哥)身上还可以说非常的贴切,因为他真的很拼。但是用在我身上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嘛~
那次的考试,至今都还是一个谜。

(至于那场比赛的总决赛成绩如何,我会另外在《2014年辩论杂记》中花一个篇章来阐述,至于什么时候,我就无法打保单了。总之就拭目以待吧!)

不过话说回来,我印象中,非常努力读书的日子与非常认真应付考试的次数一样少,少到屈指可数的境界。但是我的成绩还是很不错。很多人都觉得很干,我明明没有很认真啦!只是我偶尔会心想,如果我没有认真都考到那么不错的成绩了,那如果我认真起来,岂不是连我自己都会害怕的境界吗?

我唯一非常认真备考的日子,自从上了中学之后,就少了很多很多(可见咱们小学时代简直是非常痛苦的时代,完全被老师的压力所压榨)。上了中三之后更不用说,我几乎每天都在上课的时候睡觉,尤其是上半年。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是我很忙着辩论的时候,也恰好是上半年就对了(绝对没有关系!)。认真算算,我超级无敌认真备考的情况,基本上只有出现在中一和中二的时候,中三我几乎都是没有在认真读书的啦!还记得有一次,第二天考历史,我前一天晚上才开始读,而且还是漫不经心,一边跟我正在外国念书的姐姐聊天,一边翻阅(没错,真的是翻阅)。结果成绩出来,如果没有记错,90分以上吧!

你可能会说:“那一定是那次考试超级简单啦!”但问题是,那次考试很多人都撞墙,连80分都没有。你说,邪门吧!

言归正传,为什么这篇会命名为《因为懒惰,所以勤劳》呢?明明是完全处在两个极端的形容词,为什么会突然间成了因果关系呢?其实很简单,这篇文章其实是用来缅怀我那已经逝去很久了的“很努力备考”的日子,顺便思考当时为什么我会有那么强大的动力竟然让我废寝忘食,以便日后我要海藻灰那种动力也比较轻松(虽然已经隔了一年还是没有办法找回)。

话说是这么一回事,自从这个时代的科技不断发展,越来越先进之后,我们身边都出现了很多的科技产品,也让今天的人类成为了“低头族”。咳,我不是在写作文。你猜错了,我不是低头族,并没有非常沉迷于智能手机,我只是比较喜欢打FIFA14、FIFA15、看《使徒行者》、上脸书看朋友的照片兼吐嘈写blog而已。

于是,为了在FIFA里面的积分越来越高和追看爆SEED与钉姐之间的爱情故事让我的blog可以时常更新并且对读者有点保障,我时常都会上网上到忘记时间,没有做功课,也没有温习功课。结果呢,只好落得了临时抱佛脚的习惯咯!

当当当!终于来到了重点!

由于平时上课根本没有什么专心,再加上我也没有自动自发的好习惯,到了考试前夕,我就会拼了命似的很勤劳读书,而且那个时候读书的效率特别好,简直是充满了动力和干劲!当然,有些时候我还是会不小心抛锚一下,缺乏动力,然后我就会开始很颓废,无所事事,却又没有办法读书。

然而,其实我们只要细心留意,身边不少人的经历都跟我差不多一样,但是却仅仅只限于前半部,后半部就……


那么,到底为什么我会那么多源源不竭的动力呢?为什么明明身边不少人的经历跟我大同小异,但是到了另外一个阶段之后,就开始另辟别径了呢?这点很重要,因为这几乎就是决定着,为何我明明跟其他人一样懒惰,但是却不会考得太差的主要原因。

这当中的原因,有是说来话长的一段故事了呀。。。(吸烟 皱眉 眺望远方 装沧桑)

哈哈哈,开玩笑的啦!没必要装得那么悲情。是这样的,由于从小开始,我就被我的母亲施以虎妈式教育,虽然么没有蔡美娥那么地地狱式训练,但是相对起其他的父母,我相信我已经算是一相当严格的方式管教了。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由于我从小就这么被严格管教,导致我无论多么的无奈,这种教育模式始终还是在我身上发挥了作用。各位千万不要胡乱对自己的孩子尝试,诚如我心目中大马最强的中学辩手——郑豪好所言:“同样的教育用在我的身上,也用在你的身上,不代表一样有效,现在对我有用,不代表以后对我有用。”

也就是说,从小开始,我在我的朋友群当中,或者应该说跟我同龄的阶层当中,成绩算是非常优良的,优良到什么程度?从我开始上学开始,直至我小学毕业,我只拿过一次第二名,一次第三名。很差?只拿过两次前三?你误解我的意思了。

因为剩下的,我都拿第一。


如果纯粹只是拿第一,其他方面却狗屎般烂的话,那也未免太不够意思了。还记得我说过,琴棋书画里面,至今只有琴我没有尝试过,因此不会,剩下三绝,某程度上我都算有点造诣。不仅如此,我更是一个舞台感很强的人,这点可以从我从小参加不下20场与舞台呈现有关的比赛得到证实,而且成绩也还真的不错。不错到,我三年级就拿下州级看图创意讲故事比赛的冠军,今年更是在辩论方面进军全国。大致上,真的很不错。

无形间,成年累月之下,造成了我很怕输的性格,非常怕输。因为从小我就已经习惯了赢的滋味,什么是输,我几乎没有经历过,当然也很讨厌。因此,在遇上考试这种算是我拿手绝活的时候,我更不能输。由于我害怕输,所以不想输,因此,我才会拼了命也要拿到好成绩。这,就是我跟你之间的差别。

那既然我那么怕输,为什么我平时还那么懒惰?唉,谁叫人类的本性使然呢?

如果不讨厌输,就没有可能赢——亚洲辩神,黄执中





28 九月 2014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已很沉重的心情,写下这篇博文。

有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人说,恶人的伪善,不足一提。

这两个立场的不同,从来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淡化争执,白热化,倒是很正常。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死刑的存废这个课题上。

有人说,应该给犯错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有人说,这种人应该去死。

人谁无错,自古以来,千古不变。但就在于,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每个人犯的错,程度不同,也因此,得到的惩罚与待遇不同。但是为什么就不能够给这些人在接受了惩罚之后,一个改过的机会呢?我纳闷。我个人不排斥罪犯,但也认同所谓的有色眼镜,但至少,我选择相信他们有改过的决心。

我,也一样。

第一次写博文,完全靠直觉,没有铺陈,没有构思,全是有感而发。我犯了错,认了错,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我纳闷,为什么就是要执著于过去曾经犯下的错误,而不去正视下定决心用行动证明了改过自新的自己?

也许,这是天性使然。要怪,只能怪我犯了错。

14 九月 2014

辩论这Young玩 新秀辩论赛 决赛有感

PS:这是我第一次放那么长关于辩论的博文,也是第一次将整场的攻防和心得描写的那么详细,因此篇章相当长。有兴趣者,请务必看下去。
辩题:现代家庭,女性应注重家庭、事业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星期过去了,来到了半决赛与决赛的95日。没有太大的悬念,两支各有一名辩论队候补的队伍都顺利赢了半决赛,在决赛碰面。啧啧,曾经是辩论队里的好姐妹,现在却要在冠军舞台上相互厮杀,还真是有趣。

正方是“最毒辩者嘴”(初赛干掉我带的队伍);反方则是“蝶梦”(冠军相,出了那名候补之外,还拥有一个算有强大气场的业余女辩手,一直要邀请她进入辩论队却始终不果。同时,这支队伍拥有强大的后援教练团,辩论队没参赛的队友,但都属于朋友垮刀相助,包括小弟在内^^

先承认辩题本身定得有点怪怪滴,尤其是那个“现代家庭”的前提,理应是“现代社会”。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这个前提有点奇怪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所以也就只好将错就错。为了让反方在剖析上不吃亏,我还特地热心地想了一个生僻的切点,结果却因为他们不明白,最终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最保守的打法。那保守的打法,四平八稳,却很难有新的突破。

说说这两支队伍一直以来给我在表现上的印象。最毒辩者嘴:技巧不错,逻辑思维强,但是缺乏舞台感,渲染力不足,气场稍弱;蝶梦:技巧不错,气场逼人,颇有大将之风,舞台呈现属中上,逻辑思维稍逊,即场反应不足。

进入比赛重点和双方的架构。

正方一开篇立论,基本上就开出了一个很奇怪但是很霸道的衡量标准:应该以价值导向作为衡量,而非实际作用。对于这个衡量标准,我基本上都站在反方的思维,心里就想:你干嘛只敢谈价值导向,难道实际作用对这个社会本身没有起到任何的帮助么?这是心里第一个反驳,假设接下来的都以这个衡量标准作为出发点的话,我站在反方会很开薰,嘻嘻。

后来有提出前提,注重家庭不代表不可以有事业。然后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个:家庭是作为事业的基础。只要女性在家里把所有琐碎事务打理得十分良好,那么就可以让男性在事业上安然无忧,可以继续专心打拼,回到家里也可以很舒服地休息。但是提出的三个例子,都没有很好,反而不符合前提。

但是正方提出的三个例子,基本上都不符合他们先前提出的前提——林凤娇、奥巴马夫人、王菲。

林凤娇曾经是影坛的当红女星,也曾经获得金马奖,但是在诞下房租名之后,就退出影坛,告别娱乐圈,专心相夫教子,心甘情愿做成龙背后的女人。这,又怎么符合了同时拥有家庭和事业呢?

林凤娇


奥巴马夫人,同样的据我所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事业。而根据正方的诠释,就是偶尔会帮助奥巴马处理一些事务。我心里不禁纳闷,加入偶尔帮助丈夫处理一些事务就等于拥有一番事业的话,那么全天下的家庭主妇,基本上都是最佳职业女性。这点显然很难令人接受。

老娘就是奥巴马背后的        女!强!人!


再来就是王菲。没错,王菲的确曾经是歌坛的天后,但是当他的女儿生病的那段时期,他是退出演艺圈,直到近期几年才重新复出。以当时的情况看来,他根本就是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这又怎么能够说同时拥有事业和家庭呢?假如说是现在的话,那么正方就有必要向我们论证,其实他现在即使复出演艺圈,但是却将重心放在家庭上。当然,没有。

王菲


再来的第二个论点,就是家庭本身与社会运作息息相关,有语言、道德价值观、人格等方面的塑造,对整个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对于这个论点,我当下的想法是:家庭本身的确对于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不可能因此就可以论证女性应该注重家庭,而并非事业;也没有办法论证到,对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等同于带来很好的价值倡导。相反地,如果要说对整个社会的运转带来不可或缺的作用的话,那么事业更应该是女性的首选。因为事业的性质就服务社会,起着更为直接、有效用的作用,而且同时分担男性在事业上的责任的话,双亲更有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得到完整的双亲关系,而并非单纯的母爱而已。(同时为反方打法)

事后想想,突然发现有一个更好的反驳,但是如果这个反驳用在后半部的话,将会更为传神,因此暂时保留。

终于来到了反方的架构,让我稍微不是那么欣赏,但是相对起正方却也没那么多漏洞的架构。(虽然前提就已经不太对了)

我基本上忘了他们的稿是怎么写的,但是大致上如下:

注重事业让女性抬头,杜绝家庭暴力(有一份数据显示女性被家暴的数据,几乎都是因为无法分担丈夫在事业上的压力,导致丈夫将压力发泄在妻子身上)。这一点,我个人认为不太适合:假设要女性分担事业上的压力,我们大可以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事业,这是今天双方共享的讨论平台,根本没有必要注重事业。幸好,正方没有抓到这个点来打,即使有,也只是偶尔晃过而已。

第二点,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封建思想。这个我倒是没有什么看法,只是认为很保守的打法,没有很强,但是也很难攻破,毕竟目前真的是这种封建思想仍然笼罩在很多家庭,从日本到美国(西方相对来的少,但是美国有女性回流当家庭主妇的趋势)都不可豁免,可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BUT!人生最厉害的就是这个BUT!(Quote——九把刀)


假设封建的传统思想本身没有问题的话,为什么要强行打破,而不可继续传承?打比方说,儒家思想本身就是在封建社会地下的传统思想,但是为什么没有被打破反而至今成了诺贝尔奖得主们,用来拯救以及解决世界危机的主要管道?

再来,英国19世纪留下来的绅士风度以及女士优先(Lady first),也算是封建时期的传统观念了吧?为什么至今也仍然没有被打破,反而成了全世界男性趋之若鹜、女性为之疯狂的社交礼仪主流?

因此,封建的传统思想不必然需要被打破。反方极其需要论证这个思想有被打破的需要。当然,正方也没有照这点来打。唉~可惜可惜。



申论环节结束,盘问环节来临(我忘了反二的盘问,抱歉抱歉)。

正方:“家暴可否是女性对于男性的?”
反方:“可以。”(我会答:“愿闻其详/不知道/请论证”)
正方:“在郊区是不是只有蓝领事业。”(靠蛮力的活)
反方:“是的”(我会答:“为什么只敢谈郊外?”)
正方:“女性是不是先天性力气小于男性?”
反方:“是”(我:“所以你打算只感看郊区,以偏概全咯?)
正方:“所以女性相对起男性不适合工作。”(三小,谁叫你只看郊区的蓝领哦?城市的白领为何不敢看?照你的逻辑有些工作只适合男性而不适合女性就不应该让女性注重事业的话,那么保姆这事业也不适合男性,是不是男性应该当居家男人。)

谁说女性一定弱!


接下来的环节,老实说……细节我都记不清了,大概就来到了自由辩论环节吧^^

正方大炒家庭是事业的基础,女性持家就让男性可以新打拼事业,回到家里可以安枕无忧。

反方则说,事业才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保证了家庭的生活,并且斥责正方,就是这种传统思
想,把女性想得就应该为男性打理好家里的一切事物,侍候男性,封建思想无法打破。

正方就举出了数据,表示xx%的女性想要专注家庭,成为家庭主妇(尤其是日本)。这岂不是正中下怀么?就是他们这种封建的传统思想啊!这个数据顶多证明了这些女性本身还受困在这种传统思想当中。

这个战场,反方胜。



第二个战场,反方开球,家暴问题。

正方拆解,假若女性注重家庭,也可以为丈夫分担压力,让他们回到家里之后可以有很舒适的环境休息。

反方守,不对,丈夫真正需要的是在事业上的分担,这样才可以解决我们的家暴问题。

我纳闷,反方明明就有数据显示家暴案例不断在增加,正方又恰好告诉我们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家庭主妇。既然如此,那么多的女性注重家庭,照正方的道理可以解决家暴的话,为什么数据显示会越来越高呢?

这个战场,55分,没有胜负。



再来,正方开,林凤娇和米歇尔·奥巴马,都为丈夫打理好家事。

反方解,就是因为奥巴马在事业上处理得很好,所以米歇尔才可以很有兴致和时间地注重家庭,因此事业是家庭的基础;当然,林凤娇也一样。

正方开始解:事业冲得再好,最终也是为了家庭打拼,岂不是就是注重家庭的体现么?

从这里开始,战场开始很混乱,反方解不了这个很“霸道”的逻辑。只能不断说,事业是家庭的基础这个逻辑。显然,他们无法理解:“事业的前提”跟“哪者是基础”在逻辑上的差别。

这个战场,正方胜。

老娘哪里说的不对!你说!你说啊!


但是,这个说法,很白烂。

这个说法成立的话,这场辩论根本没有继续下去的意义。

为了家庭在奋斗,因此注重事业也是注重家庭的一种。职业女性,为了孩子和丈夫,注重事业;单身母亲,为了孩子,也在注重事业;刚出社会的新鲜人,为了养活家里的父母、弟弟妹妹和一些有的没的,注重事业;就连男性,也为了家庭,在注重事业。

这么说来,全天下到底有谁是真正在注重事业?

或者,那岂不是要我们论证无依无靠无牵挂的事业女性应该注重事业吗?如果无依无靠无牵挂无家庭,那你们论证个屁!

又或者,反方也来个白烂说法:经营家庭本来就是女性的人生事业,成功的女人,都有幸福美满的家庭。那你们,又要论证什么?

可惜,很可惜。反方无力反驳,评审点头称好,我和另外一位友情演出的教练团兼辩论队队友则摇头叹息。

这个战场,正方胜。



三个大战场,21,正方领先。剩下的,就是偶尔晃过的零碎战场,属于模糊地带,没分出胜负,靠评审心证。

辩论,最忌讳心证。但是如果有心证,那这场,就是场好比赛。

暂且不论赛过的部分,解决剩下的零碎战场。其中一个就是反方提出的“要女性走入职场,男性回归顾家,共同肩负事业与家庭上的责任,构造更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个说法,是打着分担男性压力时所衍生出的战场。老实说,虽然这个战场双方都打得不太好,有点混乱。但是,反方赢,赢在构造更美满的家庭体系。其实,还可以更漂亮,而且还是让对方拿石头砸自己的脚。

林凤娇就是最棒的例子。

正方开篇理论说:家庭与整个社会的运作体系息息相关,其中包括道德素养之类的。而林凤娇是正方口中为家庭华丽转身为家庭主妇的伟大女性,典型的注重家庭。但是,问题来了。

大家,没忘记房租名吧?

吸食大麻八年,家里全然不知,这,就是你所谓“家庭与社会运作体系息息相关”。这,就是你女性在注重家庭后的道德素养吗?

还是说,这其实可以诠释为,缺乏了成龙的关心呢?

是的没错,很可惜的,反方没有这么做。



稍微总结一下这场自由辩论环节。快、乱、躁、不平均。两方的说话速度都很快,虽然我本人可以抓到双方的每一次发言,甚至可以在另一方发言之前就想到反驳,但是评审似乎对于这个说话速度很不适应。先声明,这不是评审的素质有待质疑,而是当他们的立场中立时,思考的层面和需要记录的东西都很多。我,只不过是把自己当做反方第五位辩手而已,只需要去质疑正方的所有说法就够了。

战场划分不清,有时会跳回上一个已经解决的战场,而且,几乎每一个战场都没有下总结,所以才会出现跳战场的情况吧?

双方的情绪都很高涨,非常激动,不仅仅是在语速上,就连手势、呈现、表达、节奏都很急躁,不够“稳”。

双方非常不平均,几乎都是四辩在站,剩下三个,不是被动(反方),就是主动但被剥夺发言权(正方)。这个情况,正方相对来的严重,明明一辩、三辩曾经尝试想要发言(二辩呈“阵亡”状态),但都硬生生被四辩抢走发言权,很难看,仿佛闹内讧;反方则没那么严重,尽管一辩、二辩都没有想要站的意愿,但是只要三辩想要发言,四辩都不会阻止,反而相当鼓励队友发言,可惜另外两位还是无动于衷。评审说:“这仿佛是双方的四辩正在进行对辩,并且,在争最佳辩手。”

我不苟同。

这句话,用在正方,很贴切;用在反方,却是很冤枉。

他的队友缺乏发言的欲望,只好自己扛上这个责任,不能说这是他的错。

一场球赛,主场前锋喜欢solo,不跟队友合作。我们说,这是好胜、强出头,在抢MVP。

但是,客场的球员都已经缺乏斗志,而导致前锋不得不扛上所有责任的时候,我们不能说,这是他喜欢强出头、好胜吧?

要怪,只能怪他的队友。



来到总结部分。尽管心里有很多的不甘愿,我还是必须坦诚,正方的总结来得更好。至少,还算有感染我的内心(如果撇开立场的话)。反方相对来的缺乏有亮点的反驳,都是沿用回先前的反驳,有些甚至已经无法生效;总结部分,没那么有感染力,例子也不对(竟然跟我提中国古代叻!气炸我也!)。我也很纳闷,为什么我之前给过的腹稿没有参考。也许,慌了,乱了,急了。或者,忘了。

正方部分,既然站在反方思考,我就必须好好拆解。反驳部分,主要说的,还是那个“以家庭为出发点的注重事业”的说法。至于总结部分,分为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林凤娇,前面交代了好几个版本的反驳,第二个则是英国铁娘子——撒切尔。逻辑很简单,说的就是注重事业,忽略家庭,导致得到了全英国,却失去了家庭。两层:

第一层:这个例子先天性不对,因为她过于注重家庭,是个极端的体现,也没有关心自己的家庭,不成立。

第二层:就算我退一万步承认这个例子,利弊衡量下,局部度让了个人在家庭上的美满,但是换来了国家的昌盛以及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老实说,值得。同时,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女性也可以当首相,女性也可以当领导,女性也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改变。甚至,比男性还出色。因此我们说,我们鼓唱女性也注重自己的事业,在职场社会上拥有属于她们的一片天,为整个社会、世界作出他们的贡献。即使只是尽一点点的绵力,只是带来一点点的改变,我们说,都已经很足够。因为这个世界,都欠女性太多太多。各位,请让我们放下性别歧视,用心体会,向女性致敬、致谢!

含泪向女性致敬!


两层。完美。落幕!

接下来的点评环节,老实说我没有很认真在听,但是隐隐约约听到的,都跟我这里说的差不多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没解释得那么深入,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吧?
答案出来了,胜方为……

……
……
……反方!

成绩这么一公布,现场所有人错愕。迟疑了几秒,反方才忍不住大喊一声“YES”。这场比赛,无论胜方是谁,都会令人感到惊讶,根本看不出胜负。我坐在自己为自己准备的“教练席”上,望着主席和评审,心里不免一阵疑惑。但是,喜悦却渐渐从疑惑中渗出,直至掩盖了疑惑的影子。如果说,胜方是反方的话,那……最佳辩手就毋庸置疑是……

“最佳辩手,悬空。”

在一阵狂喜与惊喜中,主席口中却传来了另一个令人错愕的消息。我的眉头,再次紧锁。
“悬空啊。”我低声呢喃,尝试接受这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很少见的情况呢,就算是在相对缺乏正式规格的校内赛里面。脑中思绪飞快转动,渐渐想起自己先前对这场比赛所做出的评价,还有,评审的点评,开始渐渐明白这个决定。

呿,果然跟评审先前的点评没有两样啊。不实的指控,竟会蔓延到最佳辩手应花落谁手上。

冠亚军分出了胜负,最佳辩手悬空。接下来,就是最佳组名奖了吧?

“经过评审的投票裁决,我宣布,最佳组名奖的得主是——对反说的不队!”

哦?是我带的组吖!继第一轮很漂亮地输掉之后,这次给我的第二个惊喜吗?哈哈,算是在接受第一轮被刷掉的悲剧后,上帝留给我的一点安慰吧?

“鉴于对方说的不队今天没有到场,这个奖项将由她们的队伍代领。”在我晃神的几分钟内,颁奖仪式竟然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个奖项,突然回神的我也急忙往前接过奖牌。镁光灯下,闪耀着我们师徒一行无人在这个夏天所留下的完美记忆,还有手中具有特别意义的奖牌。

笑,由心而发。


当镁光灯再度刺亮我们的眼睛,这个比赛也在大合照之后宣布完美落幕。在与众工委收拾场地的空隙间,我也带到机会跟友情相助的冠军蝶梦合一张照片。她们不算是我“正式”的学员,却有着一样的关系羁绊,他们领奖,我也很高兴。毕竟,我也算是友情客串的教练团成员之一啊!

请忽略左边那位乱入的学弟>^<


这个夏天。
9月5,辩魂再度飞舞。








05 九月 2014

辩论这Young玩 新秀选拔赛 带队有感

2014年8月29日,咱们辩论队举办了一项新秀赛,旨在发掘校园内的辩论新秀、推广辩论……

这不是第一次有类似的比赛,但却是第一次有那么多的感触,大概是因为这次的比赛也算是自己与一群队友一手一脚办起来的吧。当然在筹备的过程当中发生不少插曲,但最后还算是顺利举办。所以,这筹备过程就省略。

本人凭着一点点的辩论功力,在这次的比赛当中与另外两位辩论队的队友各自带了两支队伍,还剩下两支,则是由我们辩论队的两位候补参与、带领,所以也没有所谓的教练or教练团。

个人在带领队伍方面,老实说,真的面对了不少的困难,有两位的态度很积极,但是另外两位就相对来的被动。整体水准太差,尽管其中一人有辩论的经验,但是却远远不足与第一场将遇上的队伍抗衡(对方就是传说中有一位辩论队候补的队伍,实力……满惊人)。于是,实力不足,热忱不够,没办法,扛上了这个责任,就没有理由推托,也因此硬着头皮从一辩到四辩的所有东西都准备好。

架构、主辩稿、炮弹、总结的价值升华……通通一手包办。很累,但是很满足。

到了比赛当天,最后一场初赛,最激烈的初赛,最有水准的初赛,也最令人难忘的初赛。对手很强,这是大家一早就已经做好的心理准备。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群小朋友的表现,竟然让我如此惊艳,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如果说以100分来评价,我说他们至少有了75-80分,至少,把我准备的所有架构,都打了出来。这点,很欣慰。

学长说,这是那天最精彩的初赛。我心里默默满足。
教练说,这是一个水准相对来的高的比赛,几乎等同州赛的水准。我心里默默感动。

不过,就如我说的,对手可是辩论队的候补,剩下三个也被调教得很不错。半年的辩论队严格训练,相对起我三个星期的调教,始终,还是不够的。

于是,我们输了。

对啊!我们输了。但是,却输得很满足,很满足。我从来没有带过一支输得那么漂亮的队伍。他们,真的尽力了,也打出了超水准的表现。尽管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他们成功制造了比赛成绩的悬念,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大会公布比赛胜方为对方的时候,大家哗然,他们低头,我皱眉。

输的感觉,还是令人很度烂!尤其付出了那么多心血的时候。

打比赛,不简单;带队伍,更不容易。

在场下,面对对方抛过来的攻击,看着场上小朋友的茫然失措,想要上场挽救,我只能坐在教练席比手划脚。

在场下,发现对方的超级漏洞,想要直接将对方砍头,我也只能跟小朋友打讯号,告诉他们这是个自杀的漏洞。

在场下,看见小朋友打得好,兴奋得不断比“赞”的手势,提醒他们往这个方向切,但也只能提醒。

输比赛,看着小朋友因为付出却得不到收获时的失落,我想要安慰,却无能为力,只能说些热血和激励的话。

三个星期,尝尽当教练的酸甜苦辣。我说,感谢这次的新秀赛。
三个星期,让我有机会自我提升。我说,感谢小朋友找上我。
三个星期,从菜鸟变成半个州选手。我说,感谢你们的付出。

一场比赛,四个人上场,一个人在观众席捏一把冷汗,这种经历,很难得。

在这里,弯腰致谢。




25 八月 2014

大爱背后的私心·威尔——《猩球崛起》电影观后感

最近随着《猩球崛起2》的上映,让我想起了第一集还没看。当初第一集上映的时候饱受好评,不少专业影评都说凯撒抱着威尔的那一幕十分令人感动。

老实说,我原本以为这个只是单纯的猩猩被人类欺压,而过后得到了智慧之后,就开始大举反抗并且报复人类,所以一直都没有很大的热忱去看。但是随着今年开拍第二集,而且也听不少朋友都说好看之后,就抱着考试后姑且一试的心态上网看了这部大受好评的片子。

最后,当然是很好的结果。

那现在就来说说这片子。一开始看到凯撒的母亲突然发狂而最终被杀死时,我心里不明所以,但是看到威尔心中的愧疚以及遏制保安不要开枪的时候,我大概明白了这个主角的整个人格塑造,跟大部分类似的电影一样,都是很爱惜动物的角色,也注定当主角。

可是对于他心中所谓的愧疚有一点点的不一样的是,这一切似乎有一部分是因他而起的,因为他心中的一点私心,为了治愈换上阿兹海默症的父亲。这个背后的原因让他这整个角色开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在人性上的刻画也更为深入和复杂,不像以往的片子,只是一味的大爱角色,否则恐怕就成了这部片子的败笔。

所幸,在塑造这整个角色的人物特质上,演员与导演都很成功,尤其当他发现凯撒的母亲其实之所以会在实验室发狂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凯撒时,心中的愧疚和无奈又多了一份。于是,尽管没有办法完全地保证自己能够饲养凯撒,他还是或多或少迫于无奈与愧疚而将它带回家养,也就开始了整个故事。

他的私心其实到了他把凯撒带回家的时候都还没有结束,反而当他发现凯撒遗传了注射在他母亲体内的ALZ112的药物的时候,私心更是熊熊燃起,还比之前更为熊烈。最终,当他的父亲病情不断恶化之后,他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私心,开始偷偷把还在实验阶段的ALZ112带回家给父亲注射。

可是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却是,在他父亲绝地反弹了好一阵子之后,他的病情又开始恶化,而且越发严重。当他父亲有一次由于心中对于驾车的殷切希望而忍不住跑去驾驶另据的车子而发生碰撞时,已经长大的凯撒开始懂得去守护自己的亲人。看见车主对于父亲的责骂和动手动脚,他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怒,并且出于保护的心态误伤了车主而被送进野生动物收容所。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威尔对于凯撒的感情,并不仅仅是在一己私欲上,而是真正的爱凯撒,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孩子。

在凯撒被关进收容所的时候,他千方百计想要把凯撒给救出来,尽管这个时候他正在面临父亲病逝的极大痛苦中。“我不想同时失去他们两个。”他当时是这么说的。然而可惜的是,凯撒毕竟是个人猿,而且伤害了人类,关押他的单位是法庭,但是关押他的地方却是个鬼地方,万恶之源。

由于凯撒本身在收容所里的境遇,他也开始有点叛变,至于这个角色的内心角度,我将会在下一篇中谈到。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的是,威尔对于自己无法救出凯撒,一直心感内疚,他也重视凯撒,这点是肯定的。尤其当他跟随着凯撒到红树林的时候,对凯撒的道歉,那种心中的万般无奈与自责。

一个心中有点黑暗但是却有着最真挚的亲情与友情的角色——威尔,反映的是现实的人性。有时候为了挚爱的人,不得不犯下一些错误,但是却一直都很愧疚。也许这个特质在片子中不太明显,但却是这个角色一个有趣的地方,感情更为多元化,也串起了整个故事的剧情和牵动着观众的心理。


24 八月 2014

《分歧者DIVERGENT》电影观后感——乌托邦的悲哀

这套电影本身被标签为“反乌托邦式”的电影,老实说,我个人不是很明白,到现在也是。不过呢,我实在还没有看见这个说法之前就已经看这套电影了,看到Erudite的领导想要建立的王国时,心中也就自然而然浮现了“乌托邦”这个词。然而,却对于这领袖心中的乌托邦感到悲哀。

如果没记错的话,Erudite的领袖正在与TRIS对话,然后说起了个人理想中想要建造的理想世界。而他个人认为说,人类的本性,是导致整个社会与世界混乱的主要导引。其中的例子:贪心导致偷窃、色心导致强奸、变态导致罗莉控……等等

站在辩论的角度,我说这个显然是以点论面,以偏概全。
站在理性的角度,她或许可以缔造零犯罪率的乌托邦。
站在感性的角度,我会感慨七情六欲将面对灭绝,再见。
站在逻辑的角度,若不是贪,博学派为何要创造新科技?
站在人性的角度,我说这是乌托邦的悲哀,人类的末日。

什么是以点论面,以偏概全?辩论人看了就明白,不是辩论人……那就上网谷歌一下应该有。反正大概就是,并不是所有人性都如此的意思。

一个零犯罪率的国度,老实说,好像很棒,大家都安居乐业的,也没有什么悲剧,就是很幸福的一个生活状况。

但是,不觉得有点过于安静了么?

不是说我这个人变态,喜欢一个战火满天飞、疯子到处砍人、罗莉控到处玷污小女孩的世界,而是,感觉真的有点太过于顺遂,生活太过于安静了。人很奇怪,在面对着战乱饥荒天灾人祸的时候都祈祷着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平静下来,大家快快乐乐地生活。但是这种日子过久了,人会开始害怕,会开始要让这个世界多一点点色彩,多一点点的变化,然后恶的种子又开始发芽。原因是,闷得发慌。

在九把刀的杀手系列当中,基本上有两个这样子的委托人,一个是自以为正义每天都要杀人的退休校长,另外一个则是生活闷得发慌的冷面佛,七日一杀。这是因为日子过得真的有点无聊,尝试从杀人当中,为自己的世界添加一点点地乐趣。当然,这是我的猜测。

另外,还有一个作风很鸡巴,但是却又不想他死的杀手,Mr Never Die。因为太久没有经历在死亡边缘徘徊的感受,便在街头上惹事砍人,在高楼大厦间跳来跳去。这,其实也是觉得很无聊。

看了这三个例子,虽然都是虚构的人物,但是这人性,确实很难以捉摸。搞不好某一天真的有这种人,虽然我不知道博斯顿的校园枪击案到底是生那么样的心理。

另外一种害怕,是因为安逸得久了,就会开始害怕自己手中所拥有的一切终有一天会消逝。这个的后果,很难预料。所以,我也懒得预料。反正就是开始拼了命什么的想要保护一切,然后就冠冕堂皇地有什么革命计划,反正电影都这么演。

七情六欲的消逝,老实说,好坏参半。没有欲,人就不会起色心,也不会有萝莉控。不过没有了情,那人类跟机器有什么差别?可爱的动物还有感情,我们啊……万物之“零”吧?完全可以想象那种悲哀。

说到贪,还真是一个很有趣的课题。面对贪念,很多人都认为说贪食个不好的东西,乃是万物之恶源;但是恰恰好,看了一场辩论赛,林正疆(宝岛辩魂)就点评说了贪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大致内容是如果人类没有贪念,又怎么会不断精进,又怎么会不断追求进步,又怎么会不满于现状,又怎么会为了后代而创造更好的未来?

在听见这个说法的时候,心里颇为赞同,毕竟真的是有道理,因为不满于现状,因此人们贪,结果才会精进。但是后来,我才开始发现,这岂不是把上进心跟贪婪等同化了么?如果说上进心就是贪婪的话,那么古人云:“祸莫大于不知足”难道是教我们千万不要有上进心么?显然不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话,难道是在勉励人们要尽量贪婪么?不是吧!

不过在《点金胜手》当中,卓雍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会贪,只是贪的手法高不高明而已。”也就是说,其实他认为贪并没有错,只要不逾越法令,基本上就不算有错,当然他做的却是逾越法令但是却不为人知的勾当,错误示范,请勿模仿。

总结这两个说法,其实看回电影,倘若博学派本身没有人类的贪婪的话,他们本身就不会不断地追求让他们的整个城市国度越变越好。而同时,倘若毁灭了人性,那么也等同于毁了他们自己,毕竟,他们想要把无私派拉下来,也不过是贪。如果毁了其他人的人性只留下自己的……嗯,贱。

乌托邦,是个完美主义的向往却也是人类的末日。一个仅仅只有唯命是从,行尸走肉的生活,难道还存有任何的人性么?一个没有任何人性存在的世界,与机器有什么差别。

所以说,这个反乌托邦的电影之所以有这个称号,恐怕背后的含义说多或少就是如此吧?人性的毁灭,人类的可悲。

乌托邦,可不一定是好的哦!








04 八月 2014

《分歧者DIVERGENT》电影观后感——强,何错之有

在这个故事里的分歧者,一般上都是具有至少两个派系的特性和本领,就好像TRIS本身就拥有三个。然而,在这个看似乌托邦的城市背景底下,这种相对来的全面的人,却似乎成了瘟神,等着被对付。

其中的原因无它,是博学派人士担心这群人的属性过于广泛,更是拥有异我的思想,难以控制,也难以预测。不像其他的派系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分歧者的特性综合起来,难以捉摸。这一点,倒是让我看了心里有一点感慨:强者注定被排斥?

想起现实中的自己,虽然没有如片中的主人公如此强大,但是琴棋书画,也只有琴至今未学,故而不精,剩下三样,都算有点小小的造诣。也故而如此,有些时候被他人排斥,其中不乏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是学辩论的。

在一众人群中,很多时候,我的看法立场都有些与众不同,同时可能因为辩论的习惯使然,导致我很多时候会他人的看法进行反驳,而在这个时候,就会无意间得罪了不少人。久了,似乎仇家满天下。当我意识的时候,似乎为时已晚,但也只好从此尝试强忍着心中的辩论思维驱使的欲望,不让着心中的一些观点脱出口来。无奈,这倒成了孤傲的标志。

看这电影,突然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跟我有点相似,为了在世俗中保全自己,只好委屈求全,将自己的特性、棱角、强项,都慢慢隐藏起来,才能得以继续生存。他与她,是为了继续在那城市生存;我,则是为了留住这点人际关系。

有人常言道:世俗之中,能够坚持做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

如今,我不禁开始质疑。做了最真切的自己,棱角分明,却因此失了人气,究竟值还是不值?

要别人包容自己的缺点,难。
要别人承认自己的强项,难。
要别人成为自己的挚友,更难。

其实,强,到底何错之有?

02 八月 2014

辩手的悲哀和信念

虽然曲风搞怪轻松,
但是却是在谈笑间道出了辩手的无尽无奈。

很多时候,
没有想太多,
辩论的基本思维,
就在脑子里转。
说出口的话,
没有太多的辩论技巧,
只是说道理,
结果,却成了诡辩。
无奈,很多时候真奇怪为何说道理也是诡辩。

但是日子久了,
就会开始压抑心中的冲动,
却成了孤傲,
这就是我作为辩手的代价,呵!

但是,
幸亏我们都有信念,
辩论不会得到真理,
但会让我们接近真理。

活在这世上,
需要很清醒,很清醒
我一直都记在心里。

于是,这世上就有这种人,
为了心中莫名,不同的理由,
秉持着同样的信念,
不断在努力,蜕变,辩论。

因为辩论而相恨,
也因辩论而相识,相知,相惜。

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这辩论圈内,
是绝对可以应证的。

就如歌词说的: 
辩手,我走自己的路;
辩手,坚定的脚步,一起走不孤独;
热血疯狂不怕苦!
我们是辩手!






01 八月 2014

假期特备——阳台撬门逃脱记

今天心血来潮到久违的画室画画,特地选了个没有人的时间去,为的就是避免碰上老师(实在没有颜面面对他)还有其他的学徒。结果……就发生了这个荒唐的事情。

那个时候我正在收拾画具准备回家,便拿着画笔还有盛水的杯子到阳台后的厕所清洗。当时我忘了将阳台的门用绳子套着(每次风大,老师都这么做)。没想到在我转身要走入画室的时候。。。

风一吹,砰!门关上了。

(这门本身有点问题,基本上一旦关上,只能从内侧开,另一边基本上是锁着的。)

当时身边没有电话,也没有任何器材,只有画笔和盛水的杯子。打电话求救也不是,撬门也不是。不过很奇怪的是,我竟然他妈的冷静,望着那关着的门,我只是轻轻说了一声“丢”。

。。。

我尝试转动门把,试了很久,很多次。没用。我靠!不过我当时还真的是冷静。走进旁边的储藏室……基本上除了老师的画作还有一些画具之外,根本没有任何的工具求救还是什么的T^T我的妈呀呀呀!

找到了一把水果刀、剪刀、锤子。

尝试用锤子把门把敲掉,没用。
尝试用剪刀的刀子敲开门,没用。
尝试三者一起用来爆门,没用。

走向阳台的边际,望下去,两楼,相当高……旁边有瓦片作的屋顶,离地面很近,说不定可以跳下去。凭着一点童军的常识还有危机意识,我用拖把试了试那瓦片的稳固度。匡当!一片瓦片掉了下去。。。看来,还是算了。

在我虽然很冷静,但是却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望向了手边的三个仅有的可怜工具。只好硬着头皮上了。试了很久,突然间领悟到了要领。

用水果刀把门缝拉大,用锤子固定,再用刀子,将门的……(不知道什么来的,反正就是要用来卡着匣子,然后让门固定关着的零件,随着门把转动而活动)慢慢弄出匣子,向门把的方向移动。终于!那……没入了门把旁的凹槽,把门一拉,开了。

谢谢大家,我被困在阳台大约30分钟,平安无事回来了(。事后老师完全没有发觉)
ps:下次有谁要撬门的话,可以跟我联络,保证不会留下痕迹>.<


这是我撬门的示意图,大致上如此

从画室内厅看被撬后门
外侧,门身有点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