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十月 2023

法客忧02:Intern才不是耍废 人面兽薪的起点2


这是Final Year的第一个假期,决定来到人生地不熟的KL闯荡。

幸运的是,这次让我找到了一家相当有名的中型律所,其涵盖的业务比起之前呆过的律所广了很多,除了广泛的民事诉讼(General Litigation),还包括了比较专精的诉讼范围,如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和建筑法(Construction)。

而我有幸进入了里面最热闹也最压力的建筑法团队。来到这里肯定有不少的文化冲击,尤其是跟马六甲小律所之间的差别。这里的书记几乎有十人,不同人负责不同的工作,从打印、草拟基本的法律文件、装订到校对都有一套完整的SOP,真的很令人叹为观止。

而工作节奏也跟马六甲或小律所不同,我的部门尤其明显。因为是Construction,所以书记的数量几乎是两到三倍,除了开发商,还包括不同层级的承包商、供应商、外包团队、建筑师等。Project也不单纯是建筑物,还包括了高速公路、MRT、电梯、电讯塔等。能想象,不能想象的都有。

也因为建筑工程涉及的单位多,过程繁冗复杂,所以文件量也巨多。尽管客户一般上会把文件整理好了才发来,但是检查和查阅所需要的时间依然是非常长,更不要说之后要整理成证据呈庭了。也因此,这里的律师一般上都会加班到深夜,试过晚上8点离开,律师们虽然跟着下楼,但都只是吃过晚餐就回去继续搬砖。可以说工作量大,压力也山大。


因为在大学完全没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在这里几乎没办法派上用场。但不会因此尝试不到任何东西,除了一般的research外,也会尝试做法律文件的翻译和草拟,甚至是在各种场合旁听。与马六甲不同,这里不会从国语开始撰写法律文件,而是会从英文开始,等到英文版finalised后才翻译成国语。

而我有幸亲身经历了两次仲裁(Arbitration)过程,线上线下各一次,见识了合伙人彬彬有礼,犀利却不咄咄逼人,是之前没见过的风格。也有幸参与了一次线上的上诉庭聆讯,看到名字只会出现在课本里的法官活生生出现在荧幕上,令人非常兴奋。

与一般的法庭程序不同,仲裁的氛围会相对来说轻松,也没有那么严厉的程序规定,很多时候都是双方达成共识就行。仲裁庭(AIAC)里,也没有像法庭那样规定好的座位,基本上都是一个大会议桌,大家就坐在两侧盘问证人或者发言。合伙人说,他之所以比较喜欢仲裁胜过上庭,正是因为仲裁庭没有案件堆积如山的压力,会更愿意倾听双方的立场和说辞,在考虑证据上也会更完整和有耐心。

总结这次的实习经验,算是见识了忙碌的大城市律所日常,也有幸参与过不同的法律程序。除了文化冲击外,只能说是大开眼界,甚至为履历加分不少。


。。。。。。。。。。这里开始分割线。。。。。。。。。。


但是这样的律所,确实传闻有着不低的turnover rate,当然也不只是一个team,而是很多个team。如果要说是senior的话或许还可以理解,毕竟人到壮年,可能都要出去自立门户,因此在职业规划上有点改变,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我进去的那一两年间,也已经有不少人离开,而且有不少都是比较junior的律师,这一点就侧面反映出,这律所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问题吧。

尤其是我待的部门,老板一开始也没有那么轻松温文尔雅,都是比较严厉的类型,也让很多人不堪重负而离开。也是到了我跟随着的律师来了之后,整体的就业氛围感觉好了不少,老板看起来也轻松了不少。

至于另一个部门,则是因为老板有点难搞。除了日常有一些比较传统的要求,例如会要你不能穿casual出现在办公室里,也会很micro managing,这就导致一天当中很多时间都在开会、讨论中度过。也会偶尔早上七点多就要求你要在办公室里,或者是要求所有的律师参加他担任董事长的学校的活动,例如慈善义跑、义卖会等。

另一个老板的话,虽然整体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据说因为常年不起薪,所以也是搞到那边的律师一直都想离开。但由于那边的部门跟大家不熟,一般上也不会在办公室里出现,所以也不清楚具体的问题。

说说我个人在那边的最大感受,除了大家都很专业外,也可以感受到大家都很压力,只是在苦中作乐。公司有两层,楼下的那边是属于比较压力的几个部门和老板所在的区域,被大家称作“抽烟党”,是属于那种压力到每天都要干掉好几包烟的部门。

我在这里的经历是比较无聊的,不是因为我觉得所设计在内的案件跟我的兴趣不同,而是在工作的布置上,我都没什么参与其中。这也开始了我在工作的时候会打瞌睡的先例,也是在这里,我一天都要靠着咖啡续命。而在这里的时候,也刚好遇上几年前停赛的全辩,所以过着白天上班,晚上备赛的日常。只能说,真的很累,最终当然是两头不到岸了。

结论而言,这里的经历让我确实没有考虑过,以后还要回来这里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admin manager之类的人告诉我说,老板不会考虑MMU来的毕业生,可能是几年前发生过一些事情吧。唯一没有这类型偏见的,也就只有那个不太起薪的老板了。虽然多年后,还是听说了那边收了几个MMU来的毕业生吧。

真要说比较难忘的经历,有好也有坏。坏的是,因为缺乏沟通,所以跟律师工作的期间,没达到她的要求,于是莫名被骂和大发雷霆。坏也不算太坏,至少是让我大概了解了KL的工作节奏,以及一些律师的工作模式吧。至于比较好的,就是被邀请出席了annual dinner自由餐(好像是在Sheraton)以及team dinner,在一个看起来很高级的餐厅。

07 十月 2023

法客忧01:Internship都只是斟茶倒水?人面兽薪的廉价劳工1

这篇主要会关注我的第一次实习经历,在学校附近,也就是马六甲的一件小型律所。律所规模不大,有一间在吉隆坡的分行。马六甲的总部有两名合伙人,外加两名律师,两个书记。虽然偶有一些刑事诉讼和非诉的业务,但这间律所的大部分业务都是民事诉讼。

当时我被委派协助其中一名合伙人,据曾经在这里实习的学长姐们分享,她是这里面最严厉最不苟言笑,也是最年轻的合伙人。对自己负责监督的律师和实习生都有很高的要求,但在工作外其实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这次的实习经历,可以说是打磨我业务能力的最大功臣。在律所里也不会只是负责斟茶倒水,反而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不少法律工作的日常。

刚开始,因为所学回来的知识都只是停留于课本上,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先学会应用。与一般的律所不同,不会只是要你去看一些律所过往经手的案件,而是直接让你参与正在进行中的案件。

因为工作经历的缺乏,一开始草拟的邮件、信件和各种法律文件都被改到面目全非,回来几乎都是一整面红笔的批印。也是一直到了第三还是第四个月,才慢慢的少了很多的批印,也逐渐被赋予相对多的信任,老板也会称赞说我帮得上忙,有时候比书记还可靠。

我在这里接触的案件多数都是债务追讨,也就是debt recovery,主要都是针对一群向客户贷款、租借店铺,但是到最后没办法偿还,或没有交还店铺的案件。也因为公司业务的关系,我有幸跟着一个律师到处去执行裁决,也就是Execution of judgment,其中就包括查封店铺,上破产局(DGI)跟官员面谈,还有上法庭传唤欠债人(JDS)。


间中当然也有跟老板一起参与一些比较特别,或者不同的案件类型。其中一个比较有趣的就是税务上诉,这是这家律所第一次负责相关的业务,也是第一次接触类似的法律,所以我和老板基本上都是一步步从research开始学起。可惜没办法跟完这个官司,我的实习就结束了,但是近期跟老板的套近乎中发现,这个案子还没结束,目前还在进行中。

另一个比较有趣的经历,也是在我实习的第三个月后期开始的。大老板接了一个债务重组的建筑商公司的案子,因为没办法还钱,也没把project接完,所以濒临破产的边缘。但他们申请了债务重组,于是我们就需要代表客户,也是一群可怜的买家,递交债务证明(proof of debt),以便在债务重组的过程中有投票权。

这次的案子可说是全律所大动员,除了在马六甲的大本行全体出动,连在KL分行的律师们也是集体出动,就是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把400多名住户的债务证明给准备好,发给债务清算人(Liquidator)。

原本在这里只是打算实习3个月,但是因为MCO,所以学校延迟开学。于是我就将我的实习期延长到了4个月半。也幸好演唱了一个月半,以上有趣的案件,都是在第三个月快结束,刚进入第四个月的时候接触到的。

也因为在这里的实习经历,我有了最基本的业务能力,也开始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为独挡一面的法律人。也很感谢这里的律师和合伙人们,才让我有接触各种类型案件的可贵经历。本期分享就到这里,下一篇会跟大家分享我到大城市律所Intern的经历。

------------------------------------------- 我是分割线 ------------------------------------------------

到这里为止,都是一些比较官方的感悟,现在才是一些比较私下的记录。

这是第一次进入职场,所以除了战战兢兢外,当然也不太会处理一些人事上的问题。尤其是有一个很婊子的同事intern,明明只是单纯的同事,但无处不在透露着自己的一些小心思。重点他还是个男的,真的是很绿茶。

在避免自己忘记之前先记录下来,大概就是个会时常透露出自己很多该死的优越感的人,不断显摆。

例子一:会突然唉声叹气说,senior问自己关于去chambering的意见,但明明只是个intern,怎么会知道呢。目的是为了显摆自己的人缘很好,连很厉害的senior都要跟自己拿意见。

例子二:老板交代我负责债务重组的工作分类,于是我决定开一个intern群,然后将老板的指示发进去。因为当时其他律师各有各忙,所以只有我们三人负责整理一些前期的资料。于是他要求将老板拉近我们的群组,“方便大家讨论和老板给instruction”。我当然没那么傻,如果真的要拉老板进来,他就自己去呗,于是他就安静下来了。结论是,希望多点机会接触老板,表现出自己很被重用的感觉。

例子三:要我们帮他下载一些资料包,然后再发给他,只因为他用的是苹果电脑,所以操作上有点麻烦。唔老实说在还没发生前面的事情前,我是不介意啦,但当时我确实不得空,所以问他能不能晚上再发,结果他就说没关系吧,我现在自己下载。问号部分,所以只是打算把自己的分内事,来麻烦别人吗?


虽然同期的intern很绿茶,人也很烦,但是遇到的上司人真的很好。知道我是基督徒,还会主动把我拉入他们的教会群组,甚至会时常要我加入他们的线上布道。后来我结束intern后,也主动告诉我说,他们愿意offer我chambering的位子。

而我呢,因为那该死的I人体质,后来比较少联络,也担心突然联络会很奇怪,所以就慢慢断联了,没去他们那里chambering也没说好,直到后来我才说我在KL 实习。真的是该死。

不过所幸人家大人有大量,知道我的律所处理一些税务上诉的case之后,也会时不时来问问我一些法律上的问题,还算是维持在比较好的关系吧。只不过没之前那么close就是了。

好啦因为是随笔,所以这时候就要来个猝不及防的ending了,bye。

2023再度起航 · 全新栏目《法客忧》的诞生

适逢现在是Pupillage结束后的long break,也是在成为职业社畜前的最后long break,所以才有这个闲情雅致写blog。

简单来说,就是在上个月,2023年9月,成功当上马来亚高庭律师了。目前的职业规划可以说是没有,但应该会现在目前的律所呆上个两年,等到合约结束后,再看有什么样的打算。

之所以会有全新的栏目,也是为了取代之前的《浪人记》,一个还没开始过就被删除掉的栏目。但是为了维持在三种不同的栏目,于是决定开辟一个新的标签类别,主要分享一些在工作上的琐事和吐槽。另一个原因呢,则是因为自己开始在XHS上发文章,但很多时候因为字数的限制,根本没办法把想说的话说完,导致文案每次写了都白费。于是就决定把其余想说的,都写在这里,当作是日常的碎碎念,也算是一个自我记录。

最近也开始写了BUJO,子弹笔记。还不能算是工作和生活的统整,顶多是当作日记来写。因为栏目比较小,所以也不会太难,一次过解决一个月,相对来说排版也比较容易。当然,是不是每天都会记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暂时就这样吧,下篇法客忧,才开始搬运和贴上原本打算在XHS分享的全文。